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银川:打造公交都市 发展绿色公交

作者: 发布于:2018-09-18 10:33:48 来源:银川日报
  公交车100%绿色环保无污染、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59.8%、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94.08%、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人口35万、6万多人参与骑行……近年来,我市(银川)采取打造公交都市、开展“无车日”活动、推行垃圾分类、发展绿色公交等多种举措,让绿色低碳成为流转于这座城市的新风尚。
 
  从“黑尾巴”到“零排放”
 
  54岁的周聪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的公交车还是柴油车,公交车起步或加速,不仅看得见“黑尾巴”,还能闻到浓浓的尾气味。后来,银川有了天然气公交车,从此“黑尾巴”没有了。去年,周聪开的18路公交车从天然气车变为了纯电动车。“乘坐及驾驶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了,不仅噪音低,而且运行平稳。更重要的是,电动公交车零排放,真正实现了节能环保。”周聪告诉记者,他常常听到乘客对电动公交的夸赞声。
 
  正如周聪所经历的,银川的公交车经历了数次变身。1959年,银川出现“松花江”牌轿车,银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汽车。2000年银川公交第一条无人售票线路——21路顺利开通。2005年起,我市开始购置天然气动力的公交车。2006年开通银川市第一条空调车线路101路。2005年~2007年,我市投资1.6亿多元,购买新车491辆,新辟线路23条,并且调整延伸公交线路17条,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交网络。2009年10月首条公交专用道在北京路建成,101、102路等公交车驶上“快车道”。2012年银川市快速公交1号线投入运营。2014年3月,银川全面实行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惠民政策,同年8月,银川公交“城市交通卡”正式发行。
 
  如今,银川公交不仅达到了100%绿色环保公交车,而且拥有空调车厢、电子报站、GPS智能调度,用手机APP就能预知公交车何时到来。周聪说,他现在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了。
 
  打造公交都市建设绿色交通
 
  2013年11月,银川市被交通运输部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之一。公交都市创建以来,银川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结合“疏堵提畅”工作任务,在北京路、上海路、贺兰山路、亲水大街、六盘山路等10条道路建设公交专用道;加快综合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建成火车站、银川滨河新区综合客运枢纽及公交场站26座,占地723.61亩;建成公交加气站11座;加油站2座,较创建之初增长了90%;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推进“公交惠民”工程,购进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新辟、优化调整、加密延时公交线路。如今,我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54.47%提高到59.8%,在全国36个中心城市中位居前列;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由78.68%提高到94.08%,公交车“冬季有暖风,夏季有空调”;万人公交车辆保有量由14.33标台提高到18.83标台。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建立更完善的公交运行保障机制,加快了公交优惠政策的制定,自治区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先发展公交意见》,市政府出台了《银川市公交企业成本规制实施方案》,五年共计向公交支付运营补贴8.07亿元。此外,我市投资1350万元建成公交IC卡收费系统,并采取持卡乘车享受票价优惠和一小时内免费换乘等举措;对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并且达到全覆盖。
 
  据了解,目前,全市公交线路137条,银川市节能减排车辆应用水平领先于全国,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高达100%。此外,我市还持续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网络,构建以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为主体,以步行交通、交通换乘和向次级疏散为基本功能的步行系统。
 
  骑行队伍愈加壮大
 
  王海利是宁夏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据他回忆,2001年银川有了第一家自行车俱乐部,到2004年前后,银川市的骑行者还是屈指可数的状态。然而,近10年,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参与骑行的人数已增长到6万人,而骑行俱乐部也达到30多家。
 
  64岁的常忠信2010年退休后为了锻炼身体,买了辆普通自行车开始骑行。现在,他的坐骑换成了旅游自行车,骑行的足迹遍及各地,他的目标是骑行周游全国。
 
  “现在的银川,无论是骑行条件还是绿化,都比10年前强太多了!”常忠信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滨河新区以前是沙漠,现在变身风景如画的新城。骑在滨河新区的自行车道上,不仅有黄河相伴,还能尽收满眼风景。
 
  每天早晨7点多,61岁的张荣会和老伴从位于金凤区的家出发,一路骑行到苏峪口,这一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两年多。“我们有个骑行微信群,大家平均年龄50岁,其中还有6对夫妻都参与骑行。其实,现在骑行的人越来越多了,周末骑车去苏峪口的人络绎不绝。”张荣说。
 
  垃圾分类广范覆盖
 
  去年,银川市城管局组织小区居民到西夏区垃圾转运站、分拣中心学习参观,家住金凤区碧水蓝天小区的方永保就是其中之一,这次参观让方永保大开眼界,参观回来以后,方永保就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了,他把纸板、报纸、不穿的衣服单另搁着,定期交到设在小区的回收处,每天把餐厨垃圾扔到小区的指定回收点,而电池等有害垃圾也要单放着。到现在,方永保已经积了2万多分。
 
  2015年银川市被住建部列为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对生活垃圾按照“能卖则卖,有害单分,干湿分离”的原则,建立四类收集系统,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2015年,我市以试点为主,探索符合银川实际的垃圾分类模式;2016年,率先在全国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门立法;2017年,制定实施方案、长远规划,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区、市两级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等多种措施。2018年银川市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工作也被列为市政协十件重点办理提案督办内容。目前,初步形成“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属地管理、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人口35万,已进行各类宣传700余场,“垃圾换物”兑换活动620余场,发放宣传册41万余份。共回收废旧衣鞋帽210余万件,纸类近1127吨,金属、电器58余吨,厨余垃圾4718余吨,制作有机肥料900余吨,环保酵素230余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18%。
 
  我市开展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四进宣传活动,建立环保酵素制作体验展示中心和绿色蔬菜实验基地,还在试点小区每月开展暑期小小志愿者宣传、绿植兑换等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活动,并同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资源垃圾分拣中心和集散中心;在全市公共卫生间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去除公厕异味、净化空气;启动“互联网+资源垃圾”回收方式。
 
  低碳生活就在身边
 
  今年5月,西夏区团委发起了“西夏青清河长”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与宁夏环保志愿者协会、宁夏大学仙人掌环保协会、北方民族大学绿翼环保协会等社会组织及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一起,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民间巡河活动。截至目前,已有600人次加入行动,共计巡河70余公里。而6月份举行的第三次“西夏青清河长”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吸引了200余名志愿者参加。他们兵分六路,分别延西大沟支流延培华路段、西大沟支流育才中学段、西大沟支流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段和丰庆沟、四清沟等沟渠开展清滩、水质检测、整治情况监督等,并沿途捡拾沟渠两侧垃圾、对“可疑水源”进行检测,做好巡河记录。西夏区团委又对沟渠两侧掩埋垃圾等问题进行核实,并移交相关部门整改。
 
  杨晓梅是社区工作者,也是低碳环保生活的践行者。她把低碳融入到生活点滴中,比如出门乘坐公交车、教儿子用废报纸做模型,拿用完的洗衣液盒子做花盆。70岁的高贺贺是位只有4根指头的残疾人,但是多年来,他却坚持为他所居住的无物业小区兴庆机械厂家属院义务绿化,他会收集雨漏子流出的雨水浇灌小区内的花草水木,他也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巡河清理垃圾。
 
  记者手记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并且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些年,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公交车“切”掉了黑尾巴实现了零排放,骑行人数从屈指可数增长到6万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人口35万,还有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从身边小事着手,践行着绿色低碳。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他们“绿色生活”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看到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加入到践行绿色生活队伍中来。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